日前,由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组织的2014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公布。全球非轮胎橡胶市场销售收入相对2013年增长5.3%,为近年较高水平。利润指标向好,毛利率创历史新高。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收购和重组频繁,名次变化较大,行业集中度提高。资产重组及收购项目频繁且规模,下年度的排名将更大幅度的变化。主流企业角为欧美日,但中国发展强劲,正成为世界非轮胎制造基地和中心。
1.排名变化相对较大 行业集中度在提高
按惯例,2014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按企业2013年与非轮胎橡胶制品有关的销售收入排名(见表1)。今年排名因为收购和重组实施,名次变化相对较大。大陆/德国增长7.36%以销售额46.30亿美元连续三年居全球之首,哈钦森/法国以销售额43.48亿美元捍卫老二集团,佛雷依登贝格/德国大增30.5%销售额达到39.48亿美元。世界前三强销售总额129.25亿美元,占前50强的19.1%, 相对上年提高1.1%,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东海橡胶工业/日本增长10.1%继续第四。普利司通/日本下降11.9%从第3下降第5,这与普利司通发展战略是向轮胎工业转移有关。第610位是老面孔,但名次与去年互换,依次是NOK/日本、库珀标准汽车配件/美国、汤姆金斯/英国、特雷勒堡/瑞典及派克-汉尼芬/美国。名次变化的是特雷勒堡减振公司/瑞典,销售额大增124.5%,排名从20位上升11位。第12位的是威扬斯技术/美国,销售额20亿美元。世界“20亿美元俱乐部” 由11家上升12家,“10亿美元俱乐部”由依旧是19家。前销售额为342.88亿美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的50.6%,相对去年提高0.6%,扭转了行业的集中度下降趋势。新进入50强排行榜的有三家,第23位的迪科产品公司/美国、34位的Yamashita 橡胶公司/日本及50位的库贴集团 Avon汽配/法国。挤出50强排名的有马克Ⅳ/美国、安维斯集团/荷兰、Detech 动态流体技术。
2.收购重组活跃 下年度世界排名将大变
自2012年度起,非轮胎橡胶收购和重组一直活跃,2013年达到顶峰。佛雷依登贝格/德国2012年曾因与特雷勒堡/瑞典组建合资公司分离出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技术产品,名次下降第10。经过一年多努力,佛雷依登贝格达到合资前水平,列排名第3。与此同时成立两年左右的特雷勒堡减振公司业务得到发展,销售额实现翻番,离前仅一步之遥。东海橡胶工业在收购重组后销售额大增,排名上升第4位,这家公司在下年度排名中将以新的名字出现,即住友RIKA股份公司。耀眼的收购来自中国株洲时代新材料公司(排名38位)收购ZF 集团/德国(排名21位),这被称为非轮胎行业“蛇吞象”。去年12月11日,株洲时代新材公司与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巨头德国ZF集团签署主购买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株洲时代新材拟斥资约合人民币24.07亿元整体收购ZF 集团的橡胶与塑料业务,今年2月这一协议已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此次收购完成后,株洲时代新材公司将新增销售额7亿多美元员工2200人,这样株洲时代新材公司在世界排名将挤入前20强,这将是中国非轮胎橡胶产业质的突破。行业还有一宗大的收购重组在进行中,排名第1的大陆/德国收购排名12位的威扬斯技术/美国,预计成交额14亿欧元,创非轮胎行业收购重组成效额之。如果经政府批准并与年底完成,大陆/德国在北美橡胶软管及输送带业务将翻番,这将加大德国大陆在非轮胎橡胶行业的地位,成为非轮胎行业的“巨无霸”。特雷勒堡正在洽谈收购土耳其的 Superlas公司,其主要生产建筑、工程、加工、工业清洗等方面软管,2013年销售额6060万美元。特雷勒堡还在洽谈控股MAX密封公司51%的股份,其主要生产水下用管道,2013年底销售额890万欧元。刚结束的6月,Astorg 公司收购MegaDyn公司,其在意大利、美国、中国拥有10家工厂1600名员工,主要生产传动带等,2013年销售额2.15亿美元。今年五月有报道,Toyoda Gosel收购Meteor Gummiwerke公司,其主要在美国和德国生产密封件,2013年销售额1.8亿美元。
3.行业景气度提高 经济效益向好
50家公司中33销售额增长或持平,前中8家公司增长,这与去年7家下降形成鲜明对比,说明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景气度较高。主要原因是美国汽车工业复苏明显,去年美国汽车销售达到历史较好水平,今年汽车的销售依然不错,有望突破1600万辆,创历史新高,这给非轮胎橡胶制品提供广阔市场需求。行业经济效益整体向好,50强中公布利润指标的33企业无一家亏损。各企业的利润率普遍有一个较大幅度提高。按利润排名,大陆/德国、普利司通/日本、伊顿/美国、派克-汉尼芬/美国、ZF 集团/德国、佛雷依登贝格/德国、住友橡胶工业/日本、横滨橡胶/日本、基本保健/美国、特雷勒堡/瑞典为列前十位。按利润率排名,安塞尔/澳大利亚、特雷勒堡/瑞典、ElringKlinger公司/德国、新田/日本、达特威勒持股/瑞士、手套/马来西亚、伊顿/美国、鬼怒川橡胶工业/日本、派克-汉尼芬/美国、卡莱尔伙伴/美国分列前十位。这些企业利润率在7%10%,为近年较高水平。经济效益向好驱动投资及资产收购活跃,近期不时有扩建产能及资产重组的报道。
4.欧日美仍控制全球非轮胎市场中国发展强劲
50强企业总部隶属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日美。在50强中,日本占16家,成为进入50强多的国家。美国12家,居其次。欧盟地区有17家企业,居地区之首,其中,德国7家,英国3家、意大利1家、瑞典2家、瑞士1家、法国2、奥地利1家。另外,澳大利亚1家、中国2家、马来西亚2家。由此可以看出,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90%以上仍为欧美日国家和地区所控制。在10强之中,更是所有企业皆为欧美日所掌控,其中欧资5家、日本3家、美国2家。日本非轮胎橡胶制品发展快的国家,在前中占据三席。日本大地震后重建对非轮胎橡胶制品需求相对增加,对日本企业销售收入提升贡献较大。另外日本汽车工业复苏对橡胶制品需求增加,使日本本土企业市场机会增多。中国非轮胎橡胶制品发展强劲,安徽中鼎密封件及株洲时代新材料分列36及38位。今年2月株洲时代新材料收购成功德国ZF公司,下年度排名有望进入前20强。另外中国输送带企业山东安能年销售额近4亿美元,有望下年度挤入前50强排名。我国以市场大成为世界非轮胎橡胶制造商掘金的,几乎所有世界非轮胎橡胶制造商都在我国有生产基地。迄今全球非轮胎橡胶50强来华办厂的企业已有34家之多,所办工厂70多家。其中多的东海橡胶有10个工厂,丰田合成有7个,大陆和普利司通各有5个,横滨橡胶和富国各有4个,2个以上的多达9家企业。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的汽车橡胶零部件已占到我国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高端产品大多处于垄断地位。中国还出现了世界少有的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群聚现象,形成了若干个非轮胎橡胶制品城等生产基地。如河北衡水的工程橡胶制品基地、浙江台州的V带基地、河北景州的胶管基地以及浙江海宁的密封件基地等。
表1 2014年非轮胎50强排名(按2013年销售收入 单位:亿美元)